胡‧說樓市|租務旺季提前開動! 邊區租得最快?

171,303 次觀看・1 週前
kwwu-property
3,595人追蹤中

今年的暑期租務旺季已提早在五月啟動,刺激全港多個地區的租務成交相當暢旺。市場上湧現內地專才及海外留學生,部分更一次過支付全年租金,令個別屋苑的租金創下新高。這股租務熱潮,能否藉此推動樓市走出轉角?

根據地產代理行統計,上月全港多個地區的租務成交均相當活躍。例如,細價樓雲集的元朗區,五月份共錄得超過230宗租務成交,創下過去20個月新高;荃灣區及將軍澳區亦不遑多讓,分別錄得165宗及450宗,按月大幅增加65%和30%。

傳統的租務旺季在於五、六月,主因是家庭客不欲影響子女考試,傾向待他們考畢後才物色單位遷居。此外,近年大專學府宿位嚴重不足,促使來港的海外及內地留學生轉投私人租務市場,產生了龐大的租務需求,直接帶動成交量上升。因此,位處大專院校周邊的地區,其租盤往往都成為搶手貨源。

由於港鐵東鐵線沿線屋苑可直達中文大學、城市大學及理工大學等主要學府,因此成為海外及內地留學生合租的熱門選擇。不少業主亦樂於吸納這批高質素客源,因為他們普遍習慣一次過付清一年租金,讓業主財政上更有預算。而且在租約期滿後,舊生更會推薦師弟、師妹承租,使業主能實現無縫交接,節省時間和成本。

例如,粉嶺牽晴間10座一個低層D室,實用面積384平方呎的兩房單位,最近便由兩名內地男博士生以月租12,800元承租,並一次過支付153,600元的全年租金。同區的逸峯亦錄得類似個案,兩名內地生以13,500元合租單位,並一筆過支付162,000元租金。若按兩個單位的買入價378萬元及393萬元計算,租金回報率均高達4.1厘。

短時間內的租務需求急增,更帶動部分地區的租金創下新高。同樣備受內地專才及海外留學生歡迎的沙田第一城,其41座一個中層E室,實用面積284平方呎的兩房單位,便以16,800元成功租出,平均呎租高達59.1元,創下屋苑兩房單位的月租新高。若按業主早年的買入價計算,租金回報率更達驚人的9.6厘。

由差餉物業估價署每月公布、反映租金走勢的「私人住宅租金指數」,已連續五個月上升,最新報193.7點。與2019年8月的歷史高位200.1點相比,目前的差距已收窄至僅約3%。在此情況下,市場正觀望租務旺季過後,租金是否有機會突破歷史高位,並同時推動樓市走出轉角。

然而,租金指數蓄勢待發準備破頂,與樓價自高位回落近三成的幅度相比,在樓市撤銷「辣招」、銀行同業拆息近日亦自高位回落等誘因下,最受惠的似乎並非買賣市場,而是租務市場。樓市是否真正觸底,仍需視乎其他關鍵因素,尤其是發展商如何處理高庫存的銷售策略。發展商是會選擇大幅減價,抑或以稍低於二手市場的價格出售樓盤,均會對二手買賣市場的定價產生截然不同的影響。

不過,按目前情況而言,最少在租務需求平穩發展下,為部分在轉角市前高追樓花單位的業主,提供了一個喘息的空間。他們在合規情況下,將當初高價購入的物業轉為出租,縱然回報率未算非常理想,但亦非完全不能接受。

其中一個例子是剛入伙、位於錦上路站的「柏瓏」。一個實用面積約355平方呎的一房單位,現時月租約14,000至15,000元,平均呎租介乎39至42元。若以一房單位平均成交呎價19,849元計算,即使業主當日以高價買入,轉為出租的平均回報率仍有約2.4厘。至於實用面積452平方呎的兩房單位,現時月租約17,000至18,000元,呎租介乎38至40元,以兩房單位平均成交呎價18,987元計算,回報率亦有約2.5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