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‧說樓市|銀行又加息,入市記得計好數!

849,857 次觀看・9 個月前

銀行又加息,但看來大家對「加息」兩個字已開始看得開,甚至有點麻木,因為市場成交已相當低迷。樓價「陰乾式」回落,投資者已經絕跡市場,但對用家來說,這是否逆市執平貨時機? 抑或樓價低處未算低? 買家入市前需要為自己做深度評估。

隨著滙豐銀行把最優惠利率(P)上調至5.875厘,以現時P-2.25厘計算按息,實際按息3.625厘。以100萬元貸款額計算,攤分30年還款,每月供款4,561元。每次加息,市場總會輕描淡寫,表示影響不大,因為加幅最多「飲少一餐茶、食少一餐飯」,但實情自2022年以來,最優惠利率累計上調五次,合共調升0.875厘,若對照2022年初,未加息前的實際按息1.5厘,當時月供3,452元,回首一看,每100萬元貸款額,每月多供1,109元。

現時香港平均貸款額485萬元,加息前每月供款16,742元,但加息後卻要22,121元,等於港人平均要供多5,379元,這顯然並非「飲少一餐茶」的價錢,所以準買家入市只會變得更審慎,但同時大部份業主卻又不願意減價下,樓市長期處於買賣兩閒局面。偶有小部份業主面對現實減價,但這些貨源卻是一閃即逝,有準買家可能會以逆向思維考慮應否入市,但有部份地方卻值得細心思考。

純粹從投資角度出發,過去投資者未必太過著眼於租值,是因為資產升值大於一切。他們只需投放少量首期,以「刀仔鋸大樹」形式,幾年後就能醞釀可觀升幅,可賣樓套現獲利,但現在升值空間未必如預期下,投資者較看重租值,衡量扣除雜費後,收租所得能否抵銷供樓利息的開支。需知道隨著息口持續上升,息本比例已逆轉至65%供利息、35%供本金。換句話說,若扣除雜費後,收租所得少於供樓開支的65%,等於投資者要倒貼租客。

不過,就算能夠抵銷相關開支,投資者第二個問題,就是把投放在樓市的首期資金,放在其他投資工具會否來得更吸引,畢竟現在中小型住宅平均租務回報為3厘,物業升值空間不高的前提下,把資金放在定存可收取更高回報,這是必須考慮的地方,投資者也因此絕跡市場。

用家入市考慮的因素卻會多一點,大家也不妨為自己做一些評估。第一,正在參觀的物業是否「心水物業」? 所指的「心水物業」,究竟是在揀無可揀下,你要將價就貨作出的抉擇? 抑或已經在市場睇盤多時,透過消除法鎖定的「心水物業」呢? 如果是前者,這個單位只是你的踏腳石,未必是你長住的心水選擇,但如果你打算長住,則建議在市場上再尋覓放盤;但如果屬於後者,這個單位極可能是你的心頭好,亦應該考慮是否入市。

第二,你是否有能力供樓? 所指的「有能力供樓」,固然要先通過銀行的壓力測試。如果以100萬元貸款額計算,要通過加息兩厘的壓力測試,需要有9,595元入息才可過關。如果以港人平均貸款額485萬元為例,入息要有46,534元才借得起,但這只是第一個考慮。過得到銀行壓測一關,並不代表生活開支一定寬鬆,畢竟每個人的生活要求也不同。當選擇置業後,你的生活會否因供樓而妥協或改變,而這個妥協又是否兩口子的共識? 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地方。

第三,你要評估自己會否擔心跌價。對於樓價升跌過於介懷的人,一升一跌也直接影響到生活及心理質素,這代表你未有充足心理準備做業主,但就算你不介懷升跌,也值得對未來的息口作一些評估。因為當息口仍未喘定下,未來仍有機會加息,將直接影響供樓負擔。若參考2005年本港加息周期,最優惠利率累計加3厘作為最壞情景推算,按息可以最高攀升至5.75厘,屆時以平均貸款額485萬元計算,每月供款會上升至28,305元,較未加息前的16,739元,前後增加11,566元,最好要預留一定資金作緩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