限薪!改名!最嚴新政能救中國足球嗎?

3 年前
12月14日,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了召開職業聯賽“專項治理工作會”,會上出臺了多項從2021賽季開始實行的新政策。其中,俱樂部名稱去企業化和球員薪資調控兩項措施最受關注。簡而言之,新政實施後,像國安、上港、蘇寧等名字就不能用了。 球員薪資調控方面,中國足協規定,從2021賽季開始,中超俱樂部單個財政年度支出不得超過至6億元人民幣;中超國內球員單賽季薪酬不得超過稅前500萬元人民幣,全隊平均年薪最高不超過稅前300萬元人民幣;而在外援方面,中超外援單季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(約合人民幣2386萬元),全隊外援總薪資不超過1000萬歐元(約合人民幣7953萬元)。 事實上,目前在中國運營職業足球俱樂部,是一個純粹的燒錢遊戲。資料顯示,2018年中超各俱樂部平均支出11.26億元,平均虧損4.4億元。 財報還披露,中超公司的轉播分紅、主場門票和紀念品銷售加起來,都無法支撐中超俱樂部的經營支出。以這家豪門俱樂部為例,7.82億的營業收入中,有5.66億是廣告收入,而這些廣告收入又多數來自於母公司。有資深體育記者曾經表示,如果從投入產出比的角度看,在中國搞職業俱樂部幾乎能算是全世界最爛的生意。 不過,限薪令能不能讓中國球員從此不再“高薪低能”,以及改善職業俱樂部的經營環境,還需要觀察。事實上,在新政出臺後,已經有不少質疑,這些質疑主要圍繞兩點:一是中超俱樂部在亞洲比賽的競爭力恐大幅下降,二是足協可能在限薪令上設置“特殊條款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