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造肉:在好吃之前,先成網紅

4 年前
2019年人造肉公司 Beyond Meat 在納斯達克上市並成為人造肉第一股,再次激發了國內資本市場對於人造肉概念股的投資熱情。隨後香港植物肉品牌OmniPork在淘寶造物節公開亮相,國內人造肉初創品牌珍肉推出首款人造肉月餅,奏響了2019年人造肉導入中國市場的序曲。 2020疫情得到控制後,人造肉行業加速在中國的市場化節奏,各類產品密集上市:肯德基以1.99元5塊的推廣價預售“植培黃金雞塊”,星巴克推出包含5款“星善食”主義午餐,拉面說推出植物肉意面,喜茶跨界賣“未來肉漢堡,甚至李佳琪和羅永浩也在直播間為金字火腿的植物肉產品傾情帶貨 對於目前的中國市場,還沒有任何一種穩定且較為成熟的面對消費者的人造肉產品,打上“未來”標簽的人造肉,正在網紅化。 市面上的絕大多數人造肉產品多為合作的原料加工類制品,主要是以大豆蛋白或者豌豆蛋白為原料,通過擠壓成型、拉絲,再經過調味料加工制成,其口感和味道很像肉,但由於技術水平實際上存在很大差距。 “只要你花錢買過一些人造肉產品,都不難鱔現大部分產品都被吹過頭了。”這位行業人士表示。 一些消費者也表示踩雷,這份頂著“未來肉”標簽的漢堡不僅缺乏誠意,微波爐加熱的草率方式也是對口感大打折扣。 喜茶近期推出的“未來肉漢堡”。與微博上網紅博主推薦的“口感幾乎與真肉幾乎沒差”、“熱量減半”、“很juicy”不同,這份只有半個手掌大、賣相與宣傳照極其不符、口味偏鹹胡椒味較重、且要價25元的漢堡著實讓人感覺有些不值。 人造肉制造商們都需要踏實一點,與其不斷推出網紅化的聯名商品不斷消耗消費者的新鮮感,投入研发才是本職。而那些盯著人造肉想要用未來科技感制造噱頭的品牌商,也應該更為消費者負責,畢竟同樣的價格買一個真肉漢堡它不香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