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

搜尋 買樓印花稅計算 的結果,共 14 筆

  • video-screenshot5:38
    胡‧說樓市|實例計算短炒成本!
    ...打折扣。 第二個選擇,買家就算手持巨額現金,也可以分散投資,選擇借錢上會。以現時非自用物業最高按揭成數60%計算,投資者不用一炮過支付350萬元,只需支付40%樓價,相當於140萬元,以現息口水平攤分30年還款,每月供款10,179...收租所得大致可抵銷供款,但要扣起140萬元的首期成本。 由於投資者本身持有350萬元資金,扣除前期置業成本,包括印花稅、律師費及買樓經紀佣金共95,100元,以及140萬元首期資金,投資者仍手持約200萬元現金,把它再做定存或放在按揭存款利息掛鈎...
    Yahoo財經
  • video-screenshot6:06
    胡‧說樓市|預算案前瞻–壓測都要調整來救市!?
    ...還有一點,就是現行的壓測對換樓客亦過於苛刻,故不斷被批評遏抑了換樓活動。因為在現行政策下,若借款人本身已有按揭貸款,再申請新的按揭...套房買家的供款額同為4,847元,只是供款佔入息比率卻要用較嚴謹的方式計算,上限必須縮減至40%以下,就是月入必須要有12,118元才能通過第一關,要...樓客沒有太大的誘因。如果配合全面撤辣,取消二套房預繳劃一15%新從價印花稅,大家不用再擔心「先買後賣」急趕退稅等問題。在兩道高牆也拆除下,無疑對換樓客比較有利...
    Yahoo財經
  • video-screenshot4:36
    胡‧說樓市|長策會周年報告搬字過紙,原來成日估錯私樓需求?
    ...大家都感受得到,但偏偏政府估算的需求量卻逆市增加,令人百思不得其解,這背後跟長策會推算「需求預算」的僵硬計算基礎有關。說它僵便,因為住戶數目淨增長是否一定要跟本地生產總值掛勾? 私樓重建拆卸數目所影響的住戶數目...來推算,是否能切合現實? 以往我們都討論不少。 但今年有一個數字,就無可能不考慮。政府以往推算非本地人士買樓,是利用「買家印花稅」數量來估算,但明明特首在《施政報告2023》已公布「先免後徵」計劃,而近期也不斷有報道海外人才湧港置業...
    Yahoo財經
  • video-screenshot4:22
    胡‧說樓市|私樓供應 = 6.7年吸納量,減辣能否挽救賣地頹勢?
    ...動工紙,但發展商未真正動工的單位,都未必可在短時間內推出市場。就算我們把相關數字剔除,而只計算可即時推出市場的「樓花貨尾」及「現樓貨尾」,這裡也有86,300個單位,數字上也是紀錄新高。 一手市場供過於求,即使放寬額外印花稅,令高追蟹貨買家得以鬆綁,實際上也需要跟一手樓同步競爭。買二手樓有即買即住優勢,但一手現樓貨尾達18,300伙,只要發展商打價格戰,就算「額外印花稅」令高...
    Yahoo財經
  • video-screenshot5:53
    胡‧說樓市|新地出奇招谷客! 樓價墊底幫唔幫到手?
    ...在上會一刻便能結算,每個月差估署公布的樓價指數僅為臨時數字,直至修訂為正式數字,起碼需時三個月。雖然準業主可於明年10月前申請樓價保障,但若以5月劃線,則起碼要等到2024年8月才可得出正式指數計算賠償金額,這已經超過了上會死線。 還有一點要留意,如果你買樓時選用財務公司計劃,則不能選用「置開心」樓價保障,一定要用傳統持牌銀行的按揭才受理。因此,若你選用發展商財務公司一按、二按等計劃,也等於失去了相關權利。 可能你會問,要如此「整色整水...
    Yahoo財經
  • video-screenshot5:35
    胡‧說樓市|財爺轉口風幫換樓客,問題癥結在哪裡?
    ...買後賣」的換樓客,有些實際的交易問題是需要考慮。 當中最直接,就是選擇「先買後賣」的買家,因為交易時仍持有多於一層物業,故也需要繳付劃一15%從價印花稅,而稅局容許換樓客在成交後一年內沽貨申請退稅,未計及換樓時需支付的首期,純粹以一層價值1,000萬元的單位來說,單計預繳15%從價印花稅...舊居,並不屬於首置客,按保公司最高只能批出80%按揭。 最後還有一點,就是在計算入息壓測上,銀行對「先買後賣」換樓客要求更加嚴格。現時做法,需要把舊居...
    Yahoo財經
  • video-screenshot5:30
    胡‧說樓市|按揭101:按保申請注意事項!
    ...再下跌,期內已申請高成數按揭的買家會最尷尬。 上屆特首林鄭月娥、及財爺波叔先後放寬按保,上車客可用較低首期買樓,但實情也製造高槓桿效應,若樓市轉升為跌,這一群買家會面對最沉重的壓力。數字反映,取用高成數按揭佔整體取用...有困難,下一步就等於影響銀行體系,特別是原本為銀行提供防禦的「壓力測試」已被放寬,由以前要用加息三厘作基礎計算,現在放寬至加息兩厘,跌市風險也一併轉嫁至銀行。 入市與否,當然各人有不同盤算,因為大家對後市也有不同看法...
    Yahoo財經
  • video-screenshot5:41
    胡‧說樓市|預算案後,二手市場出現小陽春?
    財爺在預算案中寬減買樓印花稅,表面上為減輕首置買家入市負擔,但實際也帶來托市效果。預算後一星期,各區二手成交量均見回升,部份成交價由低位反彈,樓市是否漸見曙光...元,減至僅100元,減幅99.8%;400萬元物業由之前繳付的90,000元,減至僅60,000元,減幅33%。若以現時一層45平方米的中小型住宅單位,平均樓價615萬元計算,之前須繳付195,000元印花稅,現在則減至150,000元,減幅23%。 雖然銀碼愈大,寬減幅度愈小,但樓價1,000萬元以下的物業都受惠。以去年為例,低於...
    Yahoo財經
  • video-screenshot7:09
    胡‧說樓市|海茵莊園驚現「27厘租金回報」宣傳技倆! 究竟有無伏?
    ...期內,若他同時簽署「先住後付」協議,但買家收鎖匙後不入住、而把單位出租,以類近單位市值租金9,800元計算,一年收取租金117,600元,對照其實際支出43.53萬元,回報剛好27厘。是否真的能交出27厘回報? 不過說到底,「27...尤其是,發展商上會方案,首兩年息率已達4.375厘,其後更要6.875厘。 「27厘租金回報」的背後,大家亦忽略買樓涉及的成本,包括印花稅、差餉及雜費等,所以當業界愈多銷售技倆,準買家就愈要留神,才不致做錯決定。
    Yahoo財經
  • video-screenshot3:53
    胡‧說樓市|撤辣真的必要嗎?
    ...第二階段,則視乎第一階段成效,看看樓市會否出現大波動,才會全面取消劃一15%的「新住宅從價印花稅」。 辣招原意,就是在短時間內拉停樓市升勢,希望透過遏抑市場上不同光譜的買樓需求,等待供應重臨,始終政府很遲才主動推地,需要時間讓麵粉轉化成麵包,之後推出市場,但...水平呢? 」根據數據,去年一二手成交量低迷,按年同時跌逾40%,成交金額也回落,但以每宗交易價計算,一手買賣價平均1,081萬元、二手成交買賣價平均809萬元。 按照政黨提出的撤辣方案,似乎都希望...
    Yahoo財經
  • video-screenshot5:19
    胡‧說樓市|定存 VS 收租! 矛盾大對決!
    ...說的290,000元只是表面數。買樓收租涉及很多開支,撇除置業時一筆過的高昂印花稅,後續還有地租、差餉,以及15%物業稅。物業稅需扣除差餉及不能追回租金後...少收43%。 這正好解釋,為何當定存息率飆升,而樓價處於跌勢時,定存能夠淡化買樓收租威力。畢竟以往買樓收租的投資者,他們的眼光並非完全放眼於物業租值...可以自己支付一半首期,也就是500萬元,向銀行借500萬元按揭,以現時息率3.375厘計算,每年供款265,258元,當中有167,244元為利息開支,雖然表面上每年收取290,000...
    Yahoo財經
  • video-screenshot4:59
    胡‧說樓市|居二SSD點樣計?
    ...先簽署「臨時買賣合約」,之後再簽署「正式買賣合約」。因此計算其「持貨時間」的起點,也會以「臨時買賣合約」開始計起。 但若果購入房委會一手居屋,由於買家在售樓處揀樓時沒有簽署協議,而是在入伙時才辦理買樓法律手續,包括支付「印花稅」,所以其計算持貨的日期由入伙開始計起。要特別提出這點,因為現在普遍房委會的居屋樓花期較長,但實情其額印期限並非由揀樓開始計算,而是由入伙才開始計算。 今次谷友個案,他以500萬元在「居屋第二市場」出售物業,究竟...
    Yahoo財經
  • video-screenshot9:49
    胡‧說樓市|又係佢! 「恆大.珺瓏灣」管理費回贈疑走數!
    ...化名)購入了掃管笏「恆大 ‧ 珺瓏灣」一個兩房單位,買樓時發展商承諾提供優惠,包括「印花稅回贈」及「會所設施及管理費回贈」。對於初置業的陳先生來說,認為可省卻置業及後續成本,故決定揮筆簽約。據當時買樓時簽署的文件,購買開放式及一房單位,可獲贈20,000至30,000元回贈,而兩房單位則有...繳付1,600元管理費,但因為買樓時,發展商恒大提供「管理費回贈」35,000元,故以回贈額計算,差不多等於免卻兩年管理費。一直覺得相安無事,怎料在七月初,屋苑大堂張貼一張由...
    Yahoo財經
  • video-screenshot6:24
    胡‧說樓市|御半山勁蝕$119萬成交,原來有水份!?
    ...了「7(e)(i)(a)」。「7(e)(i)(a)」代表什麼呢? 拉到「一手成交記錄冊」的底部,這名蝕讓業主購入一手樓時,原來獲取發展商回贈「印花稅」。 若當時業主屬於樓換樓買家,則可獲相當於「樓價10.5%」的印花稅回贈;如果本身屬於首置客,則最高可獲「上限8%」回贈,相當於涉及61.5萬至80.7萬元。如果我們把這筆回贈金額計算在內,其實質售價為688.39萬至707.59萬元,故今次轉售的蝕幅應為38.4萬至57.6萬元,而非120萬元。
    Yahoo財經

熱門必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