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Now新聞台】首期五千元電子消費券周四發放,有市民指會第一時間購物。有餐飲業指,由於仍未放寬晚市堂食,對消費券的幫助抱觀望態度。 在荃灣,周末的人流幾乎回復至疫情前的水平,商場、街市人頭湧湧,旺角西洋菜南街人流同樣不少。消費券未到手 ,商戶先「出招」吸客,希望搶到「頭啖湯」。 政府提醒市民毋須急於在疫情下消費,市民又是否等到? 市民:「買電器,金額大些可以快些用完,(為何要急著用完?),因為怕會忘記用,現在人人都出街,不影響、不...
now.com 影音新聞
上年
...電子消費券,每人一萬元,會分階段發放,最快四月可到手,其他紓困措施跟去年相若,薪俸稅退稅上限維持一萬元。 今屆政府最後一份財政預算案在第五波疫情陰霾下公布,紓困成為焦點。 政府再向全港六百多萬18歲或以上市民派發電子消費券,由去年的五千元增至今年每人一萬元。 去年已登記領取消費券的市民,首階段五千元消費券最先在四月「有錢落袋」,會沿用去年市民已選用的電子支付平台直接發放,餘下五千元會連同新登記的市民於年中,即第二階段發放。 疫情下,多類處...
now.com 影音新聞
上年
...他指,借鑑去年經驗,會推出新一輪消費券,向合資格18歲以上的香港永久居民及新來港人士,發放1萬元電子消費券。將在4月份去年成功登記的人士發放5000元,其餘款項在年中發放。 陳茂波又提出,寬減2021至2022年度的薪俸稅,上限為一萬元。寬減2022至2023年的...會在2021至2022課稅年度的最終應繳稅款反映。寬減2022至2023年度四季的非住宅物業差餉,首兩季以每戶每季五千元為上限,其後兩季以每戶每季二千元為上限。 另外,陳茂波又指,現時困難的經營環境對不少企業都是...
現代電視
上年
【Now新聞台】陳茂波說,新一輪一萬元電子消費券首期五千元會在4月發放,為了盡快發放,市民須沿用上次選擇的支付平台,下一階段則不排除有新選擇。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:「第一期只有原本四個支付工具,到第二期希望看看市場會否有其他支付工具有興趣,若有興趣、又有能力、又符合條件,我們會願意加進去。一來讓市民多些選擇,二來是去年經驗,見到這些不同支付工具之間,大家互相希望吸引多些客人,會提供優惠或與商場、商戶合作,市民用起來實際可用的錢會多些,效益好些。」 #要聞
now.com 影音新聞
上年
...要故意違反?你違反,不但是對其他香港市民的安全帶來威脅,最重要是為你自己的家人帶來很大威脅,希望大家明白措施的原意,是令大家更安全,希望大家自願配合,這方面很重要。」 新一份預算案本月23日發表,民建聯要求再派發五千元電子消費券,張國鈞承認在疫情下市民減少外出消費,消費券對提振經濟的效果有限,但相信若疫情能於未來兩個月受控,消費券長遠亦能發揮作用。 #要聞
now.com 影音新聞
上年
【Now新聞台】政府派5000元消費券,明天起至下月14日接受登記,市民要在四個儲值支付工具選擇一個,選擇時要注意甚麼事項呢? 領取五千元消費券,先要從四個電子儲值支付工具中選擇一個登記。 八達通較簡單,無論是實體或手機虛擬卡,只要消費券金額增值入卡後就用得,而且還可領取交通補貼。至於Tap & Go拍住賞、支付寶香港及WeChat Pay HK,就會為...
now.com 影音新聞
2 年前
【Now新聞台】五千元電子消費券下月起接受登記,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期望計劃可增強對電子支付的需求,並帶動經濟復甦。 陳茂波下午與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鄭泳舜到花園街排檔,以支付寶及八達通等電子支付方式購買襪、衣服及毛巾,逗留約10分鐘後離開。 他又在網誌上載相片,出席社區活動,了解長者用電子錢包的情況。 陳茂波預期,電子消費券計劃將為本地零售餐飲和服務業市道注入力量,亦可推動儲值支付工具普及應用。 #要聞
now.com 影音新聞
2 年前
...收取電子消費券,街市檔販亦認為市民想用消費券買餸,飲食集團負責人就表示已額外購買裝置,方便收取電子消費券。 電子消費券最快8月到手,有長者表示會選用八達通收取消費券。 市民趙婆婆:「老人家很容易不記得,一會兒不記得有多少錢...嗎?微信都是要分開幾次用,八達通都是一樣,到時到候能提取。」 商販則對消費券有不同期望。 商販湯先生:「五千元一定會用來買餸﹑飲茶買其他東西,公公婆婆通常買日常用品、飲茶﹑買少許東西,難道會用來買名牌嗎?」 凍肉...
now.com 影音新聞
2 年前
【Now新聞台】民主黨月初訪問近千名市民,八成人認為政府應將五千元消費券加碼至一萬元。 民主黨在本月3日至上周六訪問了985名市民,八成人要求政府將消費券金額增加至一萬元。 調查同時發現近90名接受訪問的60歲以上的長者中,有六成半人除了使用八達通外,沒有使用其他電子消費平台,民主黨認為結果反映長者不善使用電子科技,建議政府向長者發放現金。 #要聞
now.com 影音新聞
2 年前
【Now新聞台】五千元電子消費券未發放,有市民懷疑被騙徒以訛稱申請消費券為理由,騙走兩萬元。 警方接獲一名42歲女子報案指,收到自稱銀行職員的短訊,協助申請消費券。受害人提供身份證、地址證明等資料後,發現電話卡失效,向銀行查詢時,發現有騙徒假扮她的身份開設支付平台帳戶,再由她銀行提取兩萬元,存入有關的支付平台。 警方將案件列作以欺詐手段取得財產罪調查,暫時未有人被捕。 #要聞
now.com 影音新聞
2 年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