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年輕瘋搶盲盒、有人4個月花20萬,脫坑玩家直呼:這是割韭菜

44,353 次觀看・3 年前
盲盒不是新概念,但新在披上了潮玩外衣(一種藝術玩具、設計師玩具)。盲盒文化源自美國,興於日本。最初以福袋(又稱悶包)的形式出現,它是商家促銷將各種商品打包進一袋盲銷,買到什麼是什麼,這種新奇手法反而引發消費者興趣。 據Mob研究院資料顯示,一線城市女白領和Z世代大學生是盲盒消費的主力。18歲-24歲人群占比最高,達37.6%,女性消費者占盲盒消費人群的62.6%。從職業分類來看,職業白領占比49.7%,在讀學生占比28.6%,她們集中在上海、北京、廣州、杭州和天津等一線城市。 上癮、賭博心理,是95後玩家衝動入坑盲盒的第一階段。但為衝動買單後如何能保持快樂?毫無內涵可言的盲盒能支撐起這背後的動力嗎?多位95後玩家表示,盲盒的娃娃對她們而言,有陪伴功能,可以帶來一種慰藉感。因為娃娃的存在,她們也不自覺地會擴大社交圈,譬如在閑魚上因為購買、交換而結識玩家。這反映了當下年輕人的心理以及生活狀態,即在不缺乏物質的情況下,如今年輕人越來越注重物品帶來的情緒價值,沒什麼功能的、取悅自我的商品,成為他們的愛好。 YOUNG世界接觸的盲盒玩家,基本都曾經擁有幾十到幾百個娃娃,每年所花費用在大幾千到幾萬之間,遇到難買的限量款還要在溢價十幾二十倍。當然在出坑的時候,這些高價買到的娃娃依然可以用原價甚至再溢價賣出。